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人生就是搏尊龙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非线性荧光损耗机理及超分辨成像技术获进展 -人生就是搏尊龙

日期: 2022-05-30
浏览次数: 3

来源:中国科学报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教授詹求强课题组在非线性荧光损耗机理及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5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研究在荧光损耗物理机理上,提出了受激辐射诱导激发损耗新机理,“拔本塞源”式对敏化能级进行损耗,从源头阻断荧光的激发能量,新机理带来的“荧光损耗放大效应”大幅降低了超分辨所需要的激光光强,在低光强条件下实现了9种不同光谱探针的荧光损耗。

在超分辨成像技术上,由此发展了一种通用性强的基于单对低光强、近红外、连续波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多色sted超分辨系统所依赖的多对超快脉冲光束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高成本、低稳定性等问题。

受激发射损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超分辨显微镜的概念由德国科学家stefan w. hell于1994年提出,该技术于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传统sted显微镜存在原理性局限和问题:受激辐射作用如果要在与自发辐射(寿命有机染料通常为纳秒级)竞争中占主导,通常需要高功率的超短脉冲(飞秒/皮秒)激光作为损耗激光,这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光漂白、光毒性和重激发背景等问题。此外,多色sted超分辨技术和系统复杂度高、成本高、维护难。詹求强自2017年起带领研究生探索新机理,最终以sted原理性缺陷为突破口,提出全新机理解决了关键问题。

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是一种纳米荧光探针,具有近红外激发、反斯托克斯位移大、无背景荧光、发光极其稳定等独特优势。上转换纳米探针通常是一个敏化-发光二元系统,敏化离子负责吸收激发光能量,然后传递给发光离子辐射波长更短的荧光。

为解决sted面临的上述难题,詹求强课题组基于上转换荧光技术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抑制敏化离子和发光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就可以切断对发光离子的能量补给,使得发光离子被“釜底抽薪”,即受激辐射诱导激发损耗(stimulated-emission induced excitation depletion, stexd)机理。结合上转换发光的多光子非线性泵浦依赖特性(非线性效应随泵浦的光子数增多而不断增强),实现了光子数越高的荧光能级电子损耗越强烈,stexd机理具有传统sted所不具有的对荧光损耗进行非线性放大的独特效应,与之伴随的技术意义就是可以逐级降低高能级荧光损耗所需要的饱和光强,这突破了传统sted中的饱和光强理论的限制(实验测得值显著低于传统理论值)。

基于此,课题组使用740 nm的激发光和1064 nm的损耗光,在钕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探针中实现了高达99.3%的超高损耗效率,损耗饱和光强降低至23.8 kw/cm2,比传统sted探针降低了3个数量级。结合上转换发光一对多的敏化-发光特性,stexd可以实现一对激光实现对多种ucnps探针的光开关控制。钕离子是上转换发光常用的敏化离子,可以单独或与镱离子联合敏化多种发光离子,课题组利用镱离子的能量传递桥梁作用,仅使用一组固定波长的激光器就成功实现了铒离子,钬离子的高效荧光损耗,损耗效率分别超过90%和80%。进一步地,也分别在镨、铕、铥、铽掺杂的体系中实现了高效的荧光损耗效应,总计实现9种不同光谱探针的同时荧光损耗。

以此新机理stexd为基础,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基于单对低光强、近红外、连续波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分别对钕(黄色),铒(红色),钬(绿色)掺杂的上转换荧光探针实现了不同颜色的超分辨成像,原始图像分辨率达34 nm,并进一步实现了钕、钬掺杂的上转换荧光双色超分辨成像。通过荧光探针的表面改性和特异性修饰,课题组成功将上转换荧光探针免疫标记到hela癌细胞的肌动蛋白纤维,实现了亚细胞结构的超分辨生物成像。该工作提出的stexd通用发光损耗策略巧妙地利用了上转换荧光的传能发光特性,为解决传统sted技术的问题、开发新型探针提供了新的方案,为开发低光毒性、深层组织(近红外ii区损耗激光)的多色超分辨成像技术奠定了基础,在突破衍射极限的光传感、光遗传学、光刻等前沿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郭鑫、蒲锐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的刘海春博士、jerker widengren教授等人以及詹求强课题组2016级黄冰如、2015级吴秋生等硕士生对该课题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詹求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经费的支持。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2 - 08 - 01
    点击次数: 1
    来源:证券时报日前,同为包钢集团控股的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关于稀土精矿提价40%的决议,被北方稀土中小股东否决的事项持续引发关注。就提价事宜,上交所也曾向两家上市公司发布问询函,上市公司回复称,今年以来,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约38.53%。经协商,在综合考虑碳酸稀土市场价格,扣除碳酸稀土制造费用及行业平均利润,同时考虑加工收率及稀土精矿品质要求等因素基础上,拟上调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约46%。如今,北...
  • 2022 - 08 - 01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粉体网最近,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解决了纳米颗粒研发的难关,他们借助一个创新的癌细胞研究平台,对35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与约500种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癌细胞在吸收不同纳米颗粒时的生物学特征。这一发现可以极大推动研究者开发针对特定类型癌细胞的纳米颗粒,或者根据癌细胞来设计吸收率最佳的纳米颗粒。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与肿瘤抗争的漫长岁月里,传统肿...
  • 2022 - 07 - 29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反应与合成对生成有价值的产品至关重要。目前,改进选择性的常用方法都聚焦于如何改进催化材料的本身,然而这些方法往往需要繁琐的合成过程与复杂的试剂,同时,所得到的材料也可能会同时增强其他反应路径,并不能很好改进反应选择性。近日,湖南大学周一歌教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林楚红博士、南京大学魏辉教授合作,发现在溶液中自由行走的单纳米颗粒电化学由于显著提高的物质传输效率,可明显...
  • 2022 - 07 - 28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co2电化学还原反应(co2rr)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策略。催化剂提高co2rr活性与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为了降低co2rr的过电位,选择性地获得目的产物,开发出大量贵金属、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基co2rr电催化剂。其中,铜(cu)最受关注,因其对co2rr过程中关键中间体*co的吸附能适中,可以广泛生成c1−c3产物。c...
  •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copyright ©尊龙凯时官方入口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